新疆大学研究生官网(新疆大学研究生官网招生网)




新疆大学研究生官网,新疆大学研究生官网招生网

6月10日上午,新疆大学向86届汉语言专业本科毕业生库尔班·尼亚孜颁发“杰出校友”荣誉证书。

为何他能获得“杰出校友”荣誉证书呢?

在阿克苏地区乌什县依麻木镇,有所很出名的国语小学,国学文化早已成为这所乡村小学的必修课。如今学校教室两边的墙壁上,贴满了中华文化挂图。教室的后面,摆放了各式各样的瓷器。《花木兰》、《红灯记》、《沙家浜》……这些戏曲经典名段每个学生都会唱。

不过,比这所学校更出名、让家长们信赖的,是学校的校长库尔班·尼亚孜。

库尔班·尼亚孜出生于新疆乌什县前进镇——一个维吾尔族居民人数占全镇总人口99.5%的边疆小镇。儿时的库尔班·尼亚孜曾梦想成为一名木匠。

然而,随父亲迁居英阿瓦提乡英阿瓦提村托什干河畔、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一师四团隔岸相望的生活经历,让少年库尔班·尼亚孜首次接触到多样的文化,也成为了他一生的转折点。

看到在兵团生活的汉族小伙伴有着和自己不同的饮食习惯、穿衣风格,以及使用的生产工具,库尔班·尼亚孜意识到:“山外有山,人外有人。外面还有不一样的世界。”除了成为木匠,人生还有更多可能。为此,库尔班·尼亚孜发奋学习,成为前进镇走出的第一个大学生。

大学毕业后,库尔班·尼亚孜被分配到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成为一名教师。这份工作,他一干就是13年。1999年,在改革开放的大潮涌动中,库尔班·尼亚孜办理了停薪留职,下海经商。他说,因为自己会国家通用语言,“很快就赚了金银满钵”。原本可以挣更多钱,但库尔班·尼亚孜认为自己是大学生,要为家乡人民做点事。

他发现,很多人一辈子都没有走出过乌什,甚至没有走出过小镇。在许多人眼里,世界就是几亩地、几只羊,从家门口流过的托什干河就是天底下最宽广的河流。

一次,一位老人带孙女来药店买药。库尔班一看,孩子出水痘,小脸儿已经惨不忍睹。他赶紧告诉老太太要如何治疗,谁知老太太却斥责他胡说:“我的孩子长得太漂亮了,被人嫉妒,遭了诅咒才变成这样。”

正是这些类似的经历,让库尔班办学传播知识的想法越来越坚定。

他认为:“大家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成员,只有语言通、心灵通、感情通,才能提高综合素质。”于是萌生了办一所学校的愿望。

2003年的一天,在一趟开往县城的班车上,库尔班·尼亚孜偶遇了3名学生,便好奇地问:“乡上有学校,你们这是到哪里去?”孩子们齐声回答:“我们到乌什县,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学校。”这让正在琢磨到底要为家乡做点什么事的库尔班·尼亚孜意识到,“只有语言通,才能感情通;只要语言通,就能心灵通”。

家乡的孩子们只有走出去,才能看到更广阔的世界,而学好国家通用语言,就是打开这扇门的钥匙。于是,库尔班·尼亚孜当即决定拿出全部积蓄60万元,在前进镇创办一所学校,推行国家通用语言教学。学校就建在了乡计生委,有两排土房子,库尔班又盖了三间教室,一间门卫室。

建校场地找好之后,库尔班·尼亚孜又为聘请教师而奔走。经朋友介绍,他找到了当过代课老师、当时正在家带孩子的李永红。感动于库尔班·尼亚孜的执着,李永红把2岁的孩子交给了公婆和丈夫,全身心投入到学校的创办工作,并坚持至今。

学校建好了、教师找到了,但库尔班·尼亚孜的办学初衷却遭到质疑,“镇里为什么无偿划拨土地给他办学校,难道办学是假,划地挣钱是真”“库尔班有钱没处花了,还是别有用心”……没人愿意把孩子送到学校。

为了招生,库尔班·尼亚孜带着教师李永红和另外2名教师,一同深入农户家中耐心地劝说。还制定了先上学、后缴费,对贫困、特困家庭的学生实行学费减免等的优惠政策,总算争取到80多名学生入学。

开学第一天,学生家长们都围在校外的栅栏旁,观察校内情况。不到2分钟,教室里就“炸锅”了——因为学生和教师之前语言不通,一名学生哭了,并引发了全班学生一起哭。孩子们有的从门口跑出来,有的从窗户爬出来,不到5分钟,所有学生都走光了。

第二天,库尔班又挨家挨户走访,说好话把孩子请回学校。老师们通过肢体语言、情景教学等方式,从喝水、吃饭、刷牙等基本生活用语开始教起,并对主动开口说的学生予以鼓励,让学生们很快就掌握了新学的词汇。同时,学校还投入了大量资金,为每个教室配备了彩电、VCD等设备。

尽管教学工作逐渐步入正轨,但是办学路上依旧阻碍重重:教职人员不断流失、刚挂好的学校牌子被拆除、厨房被人点火烧了……库尔班·尼亚孜都咬牙坚持了下来,因为他坚信,他走的这条路是对的。

他们的行动感动了村民。李永红说,当时村里有一大半孩子连乌什县都没去过,有一次老师们自掏腰包带孩子们去转转,返回时原本计划到了乡桥头把孩子一个一个送回家,没想到他们到了桥头,一大群家长都在那里等着接他们,那个场面让她至今难忘。

刚开始,学校只有两个学前班。面对一群牙牙学语的孩子,如何让孩子们更好更快地学会国家通用语言,是库尔班最关心的。

通过不断尝试,库尔班和老师们摸索出了一套教学方法:通过不断的语言和肢体动作配合,让孩子真正明白每个汉字的含义。比如学习“坐”这个字,一位老师会带领孩子高声朗读,另一位老师就会不停地做“坐下”这个动作。就是通过这样的学习方法,为孩子们学习国语打下了坚实基础。

当时小学是个民办学校,教职工没有编制,除去寒暑假外,一年算下来只能工作8个月,其他4个月老师们还得出去找工作。加上这是一所寄宿制学校,老师每周一到周五都要跟孩子们一起在学校度过,管理严格,非常辛苦。因此,建校后,先后有200多名老师流失。

每个学期开学前,库尔班都要忙着到处招收新老师,尽管困难重重,但他都咬牙坚持了下来。因为他坚信:只有语言通,才能感情通;只要语言通,就能心灵通!

2010年6月28日是学校第1届小升初毕业生成绩揭晓之日。当天,全校师生在电脑前守了一天一夜,不断刷新页面。那一天,对库尔班·尼亚孜而言,也是极为煎熬的一天。6月29日早8点,新疆内地初中班的分数线出来了——农村户口170分,城市户口225分。学校的38名应届生中,有32名学生考入了内初班。

从那以后,学校年年招生火爆:从招不满到坐不下,从拉不来到赶不走,从遭到家长的一片责骂到获得乡亲们的广泛认同。

2013年,一名曾阻碍办学的当地居民为了自己孙儿的上学问题,当着上千名学生和家长的面,向库尔班·尼亚孜道歉:“库尔班校长,我错了。以前我不该那样对你,请原谅我的无知。”

建校以来,学校几百名学生考取了新疆区内初中班,录取率达87%。2016年,学校首届毕业生走进了高考的考场。这些学生中,不仅有人考入了上海、天津等地的重点高校,还有一名学生穆萨·图尔贡以701分的优异成绩被清华大学录取。

连连喜报离不开学生和老师的共同努力,更离不开当地政府部门的支持。库尔班·尼亚孜说,在自治区各级党委、政府的支持下,学校的办学条件越来越好:乌什县委、县政府无偿划拨土地1.5万余平方米;县教育局选派4名公办教师支教;自治区教育厅拨付项目资金1647.12万元,建设新校区;阿克苏地区划拨配套资金,用以修建新区和购置床铺、被褥、灶具、餐具等;学校被纳入国家义务教育保障机制范畴,在校学生与公办学校学生享受同等的“两免一补”;享受与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同等待遇的义务教育经费、取暖费、营养餐补助资金。

回顾办学20年的经历,任何困难、质疑,甚至责骂都未曾阻止库尔班·尼亚孜带领全校师生奋勇向前的脚步。他把最美好的年华奉献给了学校,却无暇照顾自己的小家。

办学之初,库尔班·尼亚孜得知妻子已怀孕4个月时,忙于工作而压力很大的他和妻子吵了一架。妻子一时不能理解,一气之下把孩子引产了。之后,虽然学校越办越好,但随着年龄的增长,夫妻俩再想要孩子却要不上了。库尔班·尼亚孜为此感到深深亏欠了妻子。

但是看着学校培养的一位位学子走出新疆、走进新时代,他的心愿得到了另一种成全。

库尔班·尼亚孜说:“教育是光,光明多了,黑暗就少了。”他的梦想就是要把光明带给家乡的孩子们,通过爱国主义教育、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团结互助教育让学生们有光明的人生,也为社会奉献光明。

来源:新疆我的家综合自网络(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)

支持一下小编,请下方点赞、点和分享!

新疆大学研究生官网(新疆大学研究生官网招生网)
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考研网 » 新疆大学研究生官网(新疆大学研究生官网招生网)

赞 (0) 打赏

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

支付宝扫一扫打赏

微信扫一扫打赏